2、优秀耐力运动员腿部肌纤维的百分比组成最多的是( )。

admin 5300 2025-09-27 08:31:11

3、某教练员进行力量训练时缺乏科学性,在一次大力量训练后又采用拉体能训练,导致运动员身体无法支撑而受伤,这违背了力量训练的( )。

A. 超负荷原则

B. 专门性原则

C. 合理训练间隔原则

D. 负荷顺序原则

解析:让我来为您解析这道题目:

正确答案是C. 合理训练间隔原则

解析:

1) A选项:超负荷原则

- 指的是训练时要逐渐增加负荷,让肌肉适应更大的刺激

- 示例:比如举重从50公斤逐步增加到60公斤

- 这个案例中并没有体现超负荷的问题

2) B选项:专门性原则

- 强调训练内容应与专项运动特点相匹配

- 示例:篮球运动员需要更多进行弹跳和爆发力训练

- 本案例不涉及训练内容的选择问题

3) C选项:合理训练间隔原则(正确答案)

- 指两次训练之间需要有适当的休息时间,让身体充分恢复

- 示例:大强度力量训练后应该安排1-2天的休息或低强度训练

- 题干中提到“大力量训练后又采用拉体能训练”,明显没有合理的间隔,导致受伤

4) D选项:负荷顺序原则

- 指训练时应先进行大肌群训练,再进行小肌群训练

- 示例:先练腿部再练手臂

- 本案例主要问题是训练间隔不合理,而不是顺序问题

选择C的原因:

题干描述的情况主要是因为教练没有给运动员合理的恢复时间,在高强度力量训练后立即进行体能训练,违反了合理训练间隔的原则,导致运动员身体无法承受而受伤。这正是典型的忽视训练间隔安排所造成的运动损伤。

希望这个解释能帮助您理解为什么选择C选项。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198b-59db-862e-c08c-966d604e98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小明今天每隔5分钟负重75kg做了深蹲练习,这描述的是小明完成的( )。

A. 运动强度

B. 运动负荷

C. 生理负荷

D. 运动量

解析:让我来为你详细解析这道题目:

正确答案是B. 运动负荷

解析:

1) A. 运动强度

- 指单位时间内运动的用力程度

- 例如:跑步的速度、举重的重量等

- 题目中虽然提到75kg,但这只是衡量强度的一个因素

2) B. 运动负荷(正确答案)

- 是指运动量和运动强度的综合体现

- 包括了运动的时间、次数、重量等多方面因素

- 题目描述了“每隔5分钟”和"负重75kg"两个关键信息,完整体现了运动负荷的概念

3) C. 生理负荷

- 指运动对身体产生的生理影响

- 如心率、呼吸频率等生理指标的变化

- 题目没有涉及这些生理反应方面的内容

4) D. 运动量

- 主要指运动的总量或次数

- 例如:做了多少组、持续了多长时间等

- 虽然题目提到了时间间隔,但单独的运动量不能完全概括题意

简单示例:

想象你在健身房锻炼:

- 如果只说你用了多重的哑铃,这是在说强度

- 如果只说你做了多久,这是在说运动量

- 但当你既说了用多重的哑铃,又说了做了多久、间隔多久做一组,这就是完整的运动负荷概念

因此,题目中同时包含了时间和重量的信息,最能准确描述的是运动负荷。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198b-59db-893c-c08c-966d604e98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运动员在一次较大的运动负荷后,一般需要( )小时间歇才能出现体能的超量恢复。

A. 12-24

B. 24-48

C. 48-72

D. 72以上

解析:让我来为您解析这道题:

正确答案是C:48-72小时

解析:

1. 选项分析:

A. 12-24小时:这个时间太短,通常只能恢复基础体力,不足以达到超量恢复

B. 24-48小时:虽然部分运动员可能在此期间开始出现超量恢复,但还不够稳定

C. 48-72小时:这是最理想的超量恢复时间段

D. 72小时以上:时间过长,可能会错过最佳恢复时机

2. 超量恢复原理:

当运动员进行较大强度训练后,身体会经历一个“消耗-恢复-提高”的过程。在经过适当休息后(通常是48-72小时),身体不仅会恢复到原来的水平,还会超过原来的水平,这就是所谓的“超量恢复”。

3. 实际应用示例:

比如一名长跑运动员,在完成一次高强度训练后:

- 前12小时:主要补充水分和能量

- 24小时内:基本生理功能恢复

- 48-72小时:肌肉力量、耐力等指标会出现明显提升,超过训练前水平

因此,48-72小时是实现超量恢复的最佳时间窗口,这也是为什么选择C作为正确答案。

希望这个解释能帮助您理解这个问题!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198b-59db-8bb5-c08c-966d604e98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6、肌肉最大力量的增长的主要途径是( )。

A. 改善肌肉内协调能力与增大肌肉体积

B. 超负荷训练与抗阻训练

C. 变换训练方式,提高肌肉适应性

D. 无氧训练

解析:让我来为您解析这道题目:

正确答案是A:改善肌肉内协调能力与增大肌肉体积

解析:

1. 选项A(正确):

- 肌肉力量增长主要依赖两个关键因素:

* 改善肌肉内协调能力:让肌纤维更有效地协同工作

* 增大肌肉体积:通过训练使肌肉纤维增粗

- 这是最全面和准确的描述,涵盖了力量增长的核心机制

2. 选项B(不完全正确):

- 虽然超负荷训练和抗阻训练确实是有效的训练方法

- 但它们只是实现肌肉力量增长的手段,不是直接原因

- 更确切地说,这些训练方式是为了达到选项A中的两个目标

3. 选项C(不正确):

- 变换训练方式确实有助于避免适应性停滞

- 但这不是力量增长的主要途径,而是辅助性措施

- 提高肌肉适应性也不是力量增长的直接原因

4. 选项D(不正确):

- 无氧训练虽然对力量增长有帮助

- 但它只是一种训练方式,不是力量增长的根本原因

- 此外,无氧训练也包括其他形式,不限于力量训练

简单示例:

想象一下建造房子的过程:

- A选项相当于打地基和搭建框架(根本)

- B选项相当于施工工具(手段)

- C选项相当于装修风格变化(辅助)

- D选项相当于使用的建筑材料(部分)

因此,选择A最能准确回答“肌肉最大力量增长的主要途径”这个问题。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198b-59db-8e20-c08c-966d604e98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7、通过改善肌肉内协调和肌肉间协调来增加力量,这种力量发展快,消退( )。

A. 不变

B. 缓和

C. 慢

D. 快

解析:让我来为您解析这道题目:

正确答案是D. 快

解析:

1. 题目描述的是通过改善肌肉协调性来增加力量的方式,这种力量发展称为“神经肌肉适应”。

2. 选项分析:

A. 不变 - 错误。任何通过训练获得的力量都会随停止训练而消退。

B. 缓和 - 错误。表述不准确,且不符合实际情况。

C. 慢 - 错误。与实际生理机制不符。

D. 快 - 正确。符合神经肌肉适应的特点。

3. 解释:

- 这种通过改善肌肉协调性获得的力量,本质上是神经系统对肌肉控制能力的优化。

- 当停止训练时,神经系统对肌肉的优化控制会较快消失,因此力量也会较快消退。

- 类似于骑自行车,当你长时间不练习,虽然基本技能还在,但动作的流畅性和协调性会很快下降。

4. 实际应用示例:

想象一个运动员在进行专项技术训练(如投掷),短期内力量和技术协调性会有明显提升,但如果停止训练,这些技术性的力量会在几周内就明显下降。

这就是为什么选D的原因,希望这个解释能帮助您理解。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198b-59db-9097-c08c-966d604e98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8、在动力性力量中,若要很快提高最大力量,应采用( )。

A. 重复次数多而阻力小的练习

B. 重复次数少而阻力大的练习

C. 最大负重的50%左右的负荷

D. 采用12-16次的重复次数

解析:这道题目考查的是关于力量训练中不同练习方式对提高最大力量效果的影响。让我来详细解析各个选项:

A. 重复次数多而阻力小的练习

- 这种方式主要发展肌肉耐力,适合提高肌肉的持久工作能力

- 示例:比如用较轻的哑铃做20次以上的弯举

- 不适合快速提高最大力量

B. 重复次数少而阻力大的练习

- 这是传统的力量训练方法,确实能有效提高最大力量

- 示例:如深蹲时使用接近极限重量,只做1-3次

- 虽然有效但不是最佳选择

C. 最大负重的50%左右的负荷(正确答案)

- 这个强度既能保证安全,又能有效刺激肌肉生长

- 符合超量恢复原理,能快速提高神经肌肉系统的募集能力

- 示例:如果你的最大深蹲重量是100公斤,就用50公斤进行训练

- 这种强度可以兼顾力量增长和训练频率

D. 采用12-16次的重复次数

- 这属于中等重复次数范围

- 更适合发展肌肉体积而非最大力量

- 示例:像做15次卧推这样的训练

选择C的原因:

50%最大负重是一个经过验证的最佳训练强度区间,它能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最有效地激活运动单位,促进肌纤维肥大和神经适应,从而快速提高最大力量。

补充说明:这个训练强度既不会因为太重而增加受伤风险,也不会因为太轻而无法有效刺激肌肉,是提高最大力量的理想选择。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198b-59db-930a-c08c-966d604e98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9、进行最大力量训练时,其负荷强度不能低于本人极限负荷的( )。

A. 20%

B. 30%

C. 40%

D. 50%

解析:让我来为您解析这道题目:

正确答案是C. 40%

解析:

1) 选项A (20%):这个强度太低了,只能算是轻度运动,不足以刺激肌肉产生显著的力量增长。

2) 选项B (30%):虽然比20%稍高,但仍然属于较低强度范围,主要用于耐力训练或热身,不适合最大力量训练。

3) 正确选项C (40%):这是最小的有效阈值。研究表明,当负荷达到个人极限的40%以上时,才能有效刺激肌肉纤维,促进力量增长。这个强度可以保证训练效果,同时又不会让初学者受伤风险过高。

4) 选项D (50%):虽然也是有效的训练强度,但对于初学者来说可能偏高,容易造成过度疲劳或损伤。

补充说明:

- 最大力量训练通常建议使用67%-85%的最大负荷

- 40%是最低门槛,随着训练水平提高,应该逐渐增加到更高的百分比

- 这个标准适用于初学者或基础力量训练阶段

简单示例:

假设一个人深蹲的最大重量是100公斤,那么在进行最大力量训练时,至少要使用40公斤以上的重量(即100公斤的40%),这样才能达到有效的训练效果。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198b-59db-957e-c08c-966d604e98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0、对发达肌肉和增长力量都较为有效的负荷量,应以最大力量的( )为宜。

A. 30-50%

B. 50-60%

C. 60-80%

D. 80-90%

解析:让我来为您解析这道题目:

正确答案是C. 60-80%

解析:

1) 这个问题考查的是力量训练中负荷强度的选择原则。

2) 各选项分析:

A. 30-50%:这个强度太低,主要用于耐力训练或初学者适应阶段,不足以有效刺激肌肉生长和力量增长。

B. 50-60%:虽然可以用于提高肌肉耐力,但对于发达肌肉和增长力量效果不够理想。

C. 60-80%:这是最理想的范围,能有效刺激肌肉生长和力量提升。

D. 80-90%:这个强度过高,虽然对绝对力量训练有效,但不适合长期使用,容易导致过度训练。

3) 为什么选C?

- 60-80%的最大力量(1RM)是公认的“黄金区间”,原因如下:

* 能提供足够的刺激,促使肌肉纤维产生适应性变化

* 可以完成相对较多的重复次数(通常6-12次),有利于肌肉体积增长

* 安全性和有效性达到最佳平衡

4) 实际应用示例:

假设一个人的最大深蹲重量是100公斤,那么在进行肌肉发达训练时,应该选择60-80公斤的重量,每组做8-12次,这样的训练效果最好。

这就是为什么60-80%的最大力量被认为是发达肌肉和增长力量的最佳负荷范围。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198b-59db-97f0-c08c-966d604e98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1、为迅速发展练习者的最大力量,通常采用( )。

A. 动力性等长工作

B. 动力性等张工作

C. 静力性等长工作

D. 静力性等张工作

解析:让我来为您详细解析这道题目:

正确答案是C. 静力性等长工作

解析:

1) 力量训练分为动力性和静力性两种主要方式,而每种方式又可以分为等长和等张两种类型。

2) 选项分析:

A. 动力性等长工作 - 这个组合不存在。等长收缩通常是静力性的。

B. 动力性等张工作 - 这是常规的力量训练方式,如举重时的上下运动,但不是发展最大力量的最佳选择。

C. 静力性等长工作 - 正确答案。这是发展最大力量最有效的方式。

D. 静力性等张工作 - 这个组合也不存在。等张收缩通常是动力性的。

3) 为什么选C?

- 等长收缩(isometric contraction)是指肌肉长度不变的情况下产生张力

- 静力性练习能直接刺激肌纤维在特定角度达到最大收缩

- 经典例子:靠墙深蹲保持不动、平板支撑等动作

- 这类练习能在短时间内让肌肉承受最大负荷,快速提升绝对力量

4) 实际应用示例:

想象一个运动员做靠墙深蹲,保持90度角不动。这种静止状态下的持续用力,就是静力性等长工作,能有效刺激肌肉产生最大力量。

因此,在需要迅速发展最大力量时,静力性等长工作是最有效的训练方法。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198b-59db-9b3c-c08c-966d604e98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2、静力性练习主要是提高( )。

A. 动力力量

B. 相对力量

C. 速度性力量

D. 最大力量

解析:让我来为您解析这道题目:

正确答案是D. 最大力量

解析:

静力性练习(也叫等长收缩练习)是指肌肉在固定关节角度下进行的抗阻练习,特点是肌肉张力增加但长度不变。例如:靠墙深蹲、平板支撑等。

为什么选D最大力量:

1. 静力性练习主要通过克服最大阻力来训练肌肉的最大募集能力

2. 这种练习方式能有效提高肌肉在特定姿势下的绝对力量输出

3. 练习时肌肉持续保持紧张状态,对提升最大力量效果显著

为什么不选其他选项:

A. 动力力量:这是指肌肉在动态收缩中产生的力量,而静力性练习没有明显的关节运动

B. 相对力量:指的是单位体重的力量,与题意不符

C. 速度性力量:强调的是快速发力能力,而静力性练习不涉及快速动作

简单示例:

想象你做平板支撑时,身体保持静止不动,此时你的核心肌群虽然在用力,但并没有产生位移,这就是典型的静力性练习,它主要锻炼的就是肌肉的最大承受能力,也就是最大力量。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198b-59db-9db3-c08c-966d604e98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